他们,正强攻新世界第一! - 精品收藏 - 蒋涛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0 次) 时间:2001-06-08 13:47:50 来源:蒋涛 (jiangtao) 转载

他们,正强攻新世界第一!

有一群人,把不景气的冰点,看成是黄金机会;有一群公司,要在新全球化的世界动荡中,攻占世界第一;有一群企业家,要把量产管理的价值,转换成独步世界的竞争力。他们正运用犀利的并购,架设国际化组织,未来,日本、韩国、欧洲,可能都不是它们的对手!你可以不买他们公司的股票,但你不应错过他们摘取皇冠的故事……

采访?撰文=廖国宝

不景气,你一定觉得很辛苦;但是科技公司的经营者却不然,他们斗志昂扬,因为要超越竞争者,现在,正是黄金时刻!

「烂毙了的景气,才是我们经营的常态,」戴尔电脑执行长麦可?戴尔(Michael Dell)说。台湾的股市在全球科技股重挫中率先强弹,不少公司的股价已经超越去年的高价,仔细探究,你可以发现台湾优秀的科技经营者,趁著景气下滑的空档,大幅调整公司布局,他们运筹的,是你我都想不到的未来--他们像极了当年不景气中由医学院退学创业的戴尔。

正是不景气,你更应小心台湾企业的全球化企图心,以及背後灵活的并购思维。

台湾正在用并购写历史

有一句俚语说:「台湾钱,淹脚目。」用这句话来形容近1年多来的并购热潮,恰到好处,不超过500天的日子里,台湾发生的并购案,金额之大,足以让每户家庭买下10幢千万元豪宅。而且,「未来1年,并购案还会愈来愈多,」惠悦并购顾问公司副总经理魏美蓉指出。

根据公平交易委员会统计,去年国内一共有1177件并购案,平均每个月高达98件。今年3月就更惊人了,高达155件。以并购金额来说,根据美国调查公司Thomson Financial Securities Data的统计,台湾去年并购案的交易金额总计高达131.46亿美元(约新台币4338亿元),是前年49亿美元(新台币1617亿元)的2.7倍。如果加上今年以来发生的并购案,交易金额赫然超过新台币5000亿元。

为什么近一年多来,台湾的并购案特别多?规模特别大?因为台湾电子制造业正在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争取新的「台湾世界第一」。

和1990年代到全世界设销售据点的「旧全球化」不同,「新全球化」是全球研发、全球采购、全球制造、全球发货、全球贴身技术服务的运筹经营(globalogistics);「网际网路打破地域疆界,企业面对的不再是区域市场,而是全球市场,」金融研训院院长薛琦明白指出。

和昔日滑鼠、监视器、键盘等随时可被取代的「旧台湾第一」不同,新台湾第一,是关键零组件与材料科技、管理智识结合的智价产品,由笔记型电脑到晶片电阻器,台湾电子业可掌握半世纪以上的第一优势。

藉著四通八达的Internet基础建设,企业跨国通讯成本大幅降低;一套套供应链(SCM)、企业资源管理(ERP)软体,连结说著不同语言的跨国工厂和研发中心,台湾灵活、世界观、40至50岁的企业家,正挥洒他们历练来的管理智慧,用犀利的策略,改写制造业低毛利的昔日铁律。

「这次的全球化,你一定要在一个领域争取世界第一,否则就等著被世界第一的那个人所淘汰,」并购飞利浦被动元件事业部的国巨执行长陈泰铭指出。

除了个别企业家的努力,变化中的世界趋势也抛出机会。

全球企业都在朝核心竞争力调整

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全世界企业纷纷重新找寻自己的竞争优势,易利信就是一个例子。由於去年一整年,手机部门带给易利信的亏损高达16亿美元(超过500亿台币),今年2月,易利信忍痛将手机工厂卖给专业代工制造公司Flextronics。易利信从此放弃手机制造,专注手机的品牌行销与研发。将被动元事业部卖给台湾国巨的飞利浦,重新找寻竞争力的过程更是痛苦,执行长布恩斯塔(Cos Boonbstra)1996年临危受命,主要任务就是让营业额高达340亿美元、拥有CD等数千项发明、却苦无获利的财务报表出现蓝字。4年下来,他已经卖掉了60个以上的事业体,包括被荷兰人视为骄傲的歌兰蒂家电(Grundig)与宝丽金唱片(Polygram);卖完被动元件事业部後,另一个案子已在世界游走,待价而沽。

易利信与飞利浦行动带来的讯息是,全球资源重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由地域走向全球,市场规模的扩大,是机会也是挑战。挑战来自於企业已无法如过去般「通吃价值链」──品牌行销、研发和制造统统自己来,「企业必须重新检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魏美蓉说。如同易利信,掌握自己能做好的部分,放弃做不好的地方。麦肯锡顾问台湾分公司董事何杰明(James Hexter)强调:「企业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由过去100%垂直整合,走向100%水平专业分工。」

也就在这个分工中,一项专擅大规模制造管理的台湾电子业,抓到了机会。

如果你眼尖,可以发现在这波新全球化的调整中,硬体制造的世界版图丕变,宛如经历世界大战。飞利浦、阿尔卡特(Alcatel)和摩托罗拉,这些大企业在过去2年内,纷纷把没有获利的部门砍掉,集中资源做更有价值的事业,而台湾电子业正是积极的「买家」。像是飞利浦把全球被动元件厂卖给国巨,阿尔卡特把台湾土城厂卖给国棋,摩托罗拉把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封装厂卖给日月光。

台湾逐渐走出苦力代工角色

如果你心思够细,你也可以发现,过去一项被视为「苦力事业」的台湾科技代工企业,企业营业利益率居然赢过它们的品牌客户。以公元2000年为例,帮PC大厂代工的广达、鸿海、仁宝,营业利益率分别为8.9%、9.3%、6.5%,分别赢过戴尔的5.6%、康柏的2.1%,传统「品牌∕行销」、「投资∕研发」两端获利肥厚、中间「制造」细细一根、毛利微薄的「狗骨头」理论,正转变为两端纤细、中段结实的「 面棍」,这样的变化正体现在所有大众消费电子产品中,由笔记型电脑到PDA,由手机到液晶显示器。

过去10年,台湾电子业以丰富的人力资源、独特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弹性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代工制造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任何跌价式的产品几乎统统集中到台湾生产。而一旦科技产品市场由追求性能,转向为低价与多工应用,握有弹性、低成本制造管理优势的台湾电子业,获利能力正急速追上世界大厂。

而如果台湾企业在过去与康柏、戴尔的合作经验中,吸取了产品研发走向和市场消费两种经验,台湾的制造能力就比过去的单纯代工更具竞争力。今年生产笔记型电脑世界第一的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就指出:依照广达现有能力,已经可以用最低成本,为全世界制造最高品质的各种电子产品。

台湾新企业家老早晓得,在全球化的市场里,再靠过去的生产弹性和速度已经不够了,必须想办法提供更多服务,例如全球运筹管理、缩短交货时间、从纯粹代工生产(OEM)转向设计制造(ODM),或者设法整合更多产品进来。台湾电子业正在从过去小规模生产的游击战,朝向大规模的正规军作战,「打什么,缺什么,就买什么」是过去1年多来,并购案中不变的原则。「透过并购,台湾正企图在这一波全球化的趋势中,和全世界竞争,」魏美蓉说。

观诸欧美经验,想要成为全球第一大企业,全球化是必经之路;而想要成为全球化企业,并购正是欧美企业普遍使用的策略。

并购是迈向全球化的捷径

亚洲金融风暴时,联电以约4亿元新台币的超低价并购日本新日铁半导体厂,藉由这次并购,不但让联电在日本境内拥有首座8寸晶圆厂,最重要的意义是使联电久攻不下的日本客户,成为同一条阵线上的盟友,藉此和日本半导体业者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後来联电得以和日立合资成立联日半导体,要归功於并购新日铁。

日立一直是台积电和联电极力争取的日本客户,最後还是由联电透过合资的方式取得,进行的计画又是最尖端的12寸晶圆0.18微米制程,并生产日立最高阶的SH微处理器,大大打破日本只释放旧逻辑制程给台湾的惯例。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说,并购新日铁,大大扩增联电海外接单的能力。

「联友和达棋合并,和联电五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联友光电董事长刘英达说。今年3月,联电集团旗下的联友光电和宏棋集团旗下的达棋科技合并,创下全球最大的TFT-LCD液晶显示面板厂合并案。

合并之前,达棋排名全球第八,联友光电排名第十五,大幅落後韩、日大厂。不过合并之後的新公司友达,产能与市占率立刻超过原来第二大的韩国金星(LG Philips),全球市占率达12.4%,进逼全球第一大韩国三星(市占率14.2%)。

合并追求极大化,问鼎产业盟主宝座

合并是为了追求极大化,成为全球第一。分析TFT-LCD两大强国──日本与韩国,刘英达说,日本强在技术,弱在低成本量产能力;韩国正好相反,强在量产能力,弱在技术。「台湾如果要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第一,就必须在量产能力上胜过韩国,在技术上胜过日本,」他说。这次合并的最大效益,正是量产能力与技术水准的同步提升。

在量产能力方面,达棋董事长李昆耀指出,两家公司合并後,共有4座大厂和2座小厂,产品线调整以後,产能绝对超过两家现有产能的总和,量产能力大幅提升。菁英证券估计,合并前达棋产能约250万片,联友约170万片,合并後产能约可提升三成,达到560万片。

群益证券研究员蔡昀达则指出,联友光电的优势在中、小尺寸,达棋在大尺寸,合并後具备完整产品线,更有利於承接大厂订单。他亦强调,因应价格不断滑落,降低材料成本是未来竞争关键。两家合并,受惠於规模经济,具备采购议价能力,势必降低材料成本,更具量产优势。刘英达预估,材料成本每月至少可降低2到3亿元,从今年5月到年底,至少可降低30亿元,「明年降幅还会更大。」

在技术方面,李昆耀指出,合并後,研发人力与经费都增加了,对新技术的开发有很大帮助。技术出身的刘英达更明白强调,2年内技术一定达到和日、韩同等级的世界水准。

昔日液晶显示面板王国的日本,早知产品竞争力已不如台湾与韩国,纷纷停止投资,将技术外移。有趣的是,日本厂商选择的夥伴,清一色是台湾,日本的液晶显示面板上游原料厂,更远道而来台湾设厂投资,他们大力押宝台湾会技压韩国,看中的就是台湾企业家活泼、不依赖政府扶植的斗志。

对於新公司友达的下一步,李昆耀说,要学韩国一样,继续把规模做大,同时掌握领先技术,进一步成为产业标准的制订者。这是友达的挑战,不过一旦做到,友达将是全球第一。「如果有必要,还是会继续并购,」李昆耀说。同时也是明棋集团董事长的李昆耀,面对明棋集团已经达到1000亿元的营收规模,他说,接下来明棋必须具备全球化的经营管理能力,朝全球化企业迈进。

用并购买下全球竞赛入场券

台湾电子业透过并购成为全球化公司,国巨是一个明显例子。国巨近几年积极并购新加坡、德国及美国的被动元件制造商和通路商,将事业格局拉大到全世界。国巨执行长陈泰铭说,6年前国巨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超过50%,唯一能做的就是,「跳脱本土,扩展成全球化公司,把全世界都变成自己的市场。」

去年并购比国巨大上一倍的飞利浦被动元件厂,尤其是国巨全球化关键性的一步。并购之後,国巨在全球的位置,一下子从第五名跃升到第二名。更重要的是,这次并购,国巨顺势买下飞利浦的技术、全球通路和国际化经营团队。全球两大被动元件技术来源,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飞利浦。也就是说,国巨已具备实力,和全球前二大的日本厂商村田(Murata)和TDK正面交锋。

元大京华投顾研究员吴宛芳指出,被动元件中,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技术。MLCC最先进的卑金属(BME)制程,日本投入10年研发,只有两家达到规模经济,韩国研发7年,至今毫无结果。

国内的华新科技投入多年时间研发,去年更派一组人马到日本取经,今年第一季的毛利率仍是负数;天扬投入大把资金研发,良率也只能做到30%。然而国巨并购飞利浦被动元件厂,一下子就取得MLCC的尖端技术,全球市占率也从原本只有2%立刻跃升到14%,位居全球第三大。

并购案对国巨的贡献,从营收就可以反映出来。中信证券研究员成智源指出,去年8月才完成并购,MLCC占国巨全年营收比重,就从前年只有3%,成长到去年的16%,成长了超过10亿元,成智源预估,今年MLCC占营收比重至少超过三成,将近32亿元。

国巨全球运筹管理俨然成型

除了技术,并购飞利浦被动元件厂,取得飞利浦全球10个工厂和3个发货中心,为国巨的「全球运筹管理」再下一城。效益从成本控制能力上便一目了然。被动元件本就是一个价格廉、成本低的成熟产业,但是今年国巨整体成本还能下降15%,并购所带来的全球运筹效益,贡献匪浅。

市场规模扩大,企业如果不能做到极大化或全球化,就必须设法延伸核心优势,取得互补技术,尤其企业所处产业即将迈入成熟期之前,就必须拉出第二条成长曲线,掌握下一场竞赛的出赛权。

过去5年,是笔记型电脑产业的黄金时代,造就台湾许多新的电子明星,一把从日本手上抢下第一的宝座。宏棋集团中的国棋电子,以生产笔记型电脑的电源供应模组和数据机模组为主,跟著这一波产业能量一起成长,跨越100亿新台币营收门槛。随著笔记型电脑的净利率从两位数掉到个位数,国棋也在思考,如何延伸核心专长,结合新一波热门事业。

国棋靠ADSL再拉一条成长曲线

去年中,国棋电子以10亿元并购法国通讯公司阿尔卡特在台湾的土城厂,藉此进入当红的宽频网路产业,与阿尔卡特联手,为自己敲开一扇新的市场大门,生产ADSL数据机,延伸过去在开发电脑数据机的专长,再拉出一条成长曲线。

元大京华投顾襄理秦铭徽指出,国棋并购阿尔卡特土城厂最大的效益,就是取得阿尔卡特ADSL宽频数据机的订单。秦铭徽亦强调,在ADSL数据机产业中,要做到世界级的规模,最好是和国际大厂合作,单打独斗几乎不可能。换句话说,国棋因为并购阿尔卡特土城厂,不仅得以顺利进入新市场,亦可接著和阿尔卡特的合作关系,做到世界级的规模。

今年3月,阿尔卡特和国棋联手,以71亿元的压倒性价格,抢得中华电信126.7万门的ADSL采购案,是历年来最大规模,而国棋所取得的ADSL数据机订单,更是数倍於过去合勤或东讯出货给中华电信的量。

因为这笔大订单的贡献,国棋ADSL数据机今年的出货量,一下子从去年只有25万台,成长7倍,达到200万台,占整体营收比重也从5%成长到25%。营收则从去年的119亿元,上看200亿元。「以这笔订单的效益来看,国棋花10亿元并购阿尔卡特土城厂,相当划算,」秦铭徽说。

国棋快速窜升第一大宽频业者

日盛证券研究员董家均更指出,得到这笔订单,让国棋在短短一年内,就成为国内第一大宽频业者。此外,阿尔卡特ADSL数据机的全球市占率高达55%,在亚太区更高达70%,国棋此次与阿尔卡特联手拿下标案,对於国棋未来取得阿尔卡特更多订单,有相当正面的意义。藉由和阿尔卡特合作,国棋极有可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ADSL数据机厂商。

达棋合并联友、国巨并购飞利浦、国棋买下阿尔卡特,除了全球化的机会吸引力,台湾企业成长的企图心,才是关键。摊开台湾杰出电子业的历史,企业达到100亿元的营收规模时,往往遇到瓶颈,必须寻找再成长一倍、两倍的机会,在这一个阶段的竞赛中,没有取得参赛资格的企业,等同於出局。也因此,许多电子制造业者在接近或刚过100亿元规模时,都是动作连连。像威盛在1999年,营收刚突破100亿元时,就大举到海外并购Cyrix与IDT二家公司的微处理器部门(世界第3与第4,仅次於Intel、AMD),直接贡上英特尔。而国棋也是在营收刚突破100亿元,并购阿尔卡特土城厂。联友和达棋合并,也是在营收刚达到100亿元规模时。而国巨在并购飞利浦被动元件厂之後,营收规模就在去年突破100亿元大关,今年更预估成长到320亿。

李昆耀甚至认为,当营收超过300亿元的规模时,企业面对的将是世界级的竞争,「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全球数一数二,或者前几名,势必遭到淘汰,」他说。

当全世界经济景气处於畅旺时期,企业的全球排名很难改变,因为公司不会亏钱、股价高、企业主谁也不服谁;景气一下滑,每家公司很容易就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远见的企业家通常在此大胆出手,卖掉自己或收购对手,为得就是争取下一轮的成功。

下一个台湾第一在哪里,看看你我周遭,他们已呼之欲出。我们该高兴的是,他们都比张忠谋年轻二、三十岁,而且新的台湾第一,不会像昔日滑鼠一样,轻易溜过台湾指尖。面对不景气,你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雄心勃勃,认真看待台湾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