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上市门户的沟通盲区 - 旧语新知 - 陆新之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0 次) 时间:2001-06-27 01:20:20 来源:陆新之 (luxin) 原创-IT

时评:几大上市门户的沟通盲区
(陆新之 2001年06月26日 15:45)

上一篇关于新浪王志东事件的危机公关问题提出之后,青年经济学家赵晓也迅速做出补充,他说:“本来(现代商业游戏中),资本(stock holder)说话,打工仔走人,关人何事。但是,在现代社会,利益相关者(stake holder)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并非投资者的人们对于投资者的利益却有着重要影响。岂能小视。”

其实,除了新浪之外,其他几家知名度很高的网站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显得较为落后——至少对于他们的资金实力和公司架构而言。

昨天有一位活跃的it记者和我谈起,要采访丁磊,但是厌倦了it问题,希望我出点主意。我的意见是,现在这些公司不能够仅仅用网站来看待,它们都是在成熟的国际交易所上市的,其很多具体的运作和财务情况都是公众关心的,所以传媒的提问和上市公司都应该对相关方面多加重视,再不可以因为善良的愿望而有意无意的忽略。这次新浪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些事情是绕不过去的,越早说,说得越多,各方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对于各方都是好事。虽然关心这些上市公司的不都是他们的股票持有者,但是在现在的开放社会,任何群体的利益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那种认为只需要对股东乃至对部分股东负责就可以了的想法,在游戏规则欠发达的股市可能行得通,但是在美国等海外市场就比较麻烦了。

例如,网易自从财务误报情况爆光之后,会不会有股东提起诉讼,有的话网易怎么应付?财务报告错了到底是什么回事,有多大的误差,这些误差对于年度报告有多少影响,是那些部门的责任,网易会不会有追究行动?这些都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这些资料,才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犯错,还有没有掩盖的问题,以后是不是有机会败部复活。如果一直不说,看上去暂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投资者和公众的信心的逐步流失是很难估量的伤害。西方商业社会有一种叫商誉的东西,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很多国内的企业似乎对此还无力兼顾,长期忽视。没有的往往不去建立,已经无意中拥有的也没有合理维护。例如,丁磊今年已经遭受到多种非议,设想一下,如果今天的事情不是发生在王志东而是丁磊的身上,舆论的立场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支持。

当然,分析到这里,不能不说的是,网络人物里面,最关注企业形象最多和外界沟通的竟然是张朝阳。虽然他的传播风格颇为刻意,有时候显得弄巧成拙,但是,在搜狐股价跌破一美元的时候,张是很快对传媒表态,而且还动用私人资金吸纳股票,这样的做法,起码是合乎游戏规则,对于提升外国投资人对该上市公司的信心是有很大作用的。至于搜狐的内容是否太差、做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再看回来,新浪股价由20多美元跌倒今天“和搜狐网易为伍”,固然是董事们心中永远的疼,也是很多投资者感到疑惑的地方。王志东一度有过共度难关和春耕等公开言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可能有所交代,但是对于NASDAQ的投资人来说,这种较为中国化颇为感性的表态显然不够专业,也无助于恢复他们对于新浪未来的决心。我们不知道王志东在私下有多少和大股东沟通的机会,传达过多少信息,但是,在增强广大中小投资者信心方面至少是不能光是说着好听。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王志东既然搞不好新浪,为什么不让路?另一种说法则是王志东不行别人一样不行,为什么要让路?这里暂且不去讨论谁是谁非,但是两方面似乎都没有给予公众很好的救亡施政方针,所以才授人以柄。

还有一方不可以不提的是中华网,在半年前拥有几亿美元现金的它发出信号准备兼并三大门户的时候被看作笑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在互联网业界的形象比较差。有人说,中华网虽然开价一亿五千万美元,不要说王志东不愿意,即使愿意,也不敢卖给中华网,否则他会给骂得狗血淋头,很难对广大网络人士交代。如果中华网希望吞并其他门户网站,实在很有必要加强推介本身,扭转给人当作非主流网站的印象,这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披露的问题,而是属于信息传播范畴了。

简单来看,现在的网络上市公司,在面临外部大环境的萧条期时候,跟上外国上市的规则,加强与投资者和用户的沟通,是和寻找盈利模式同样重要的事情。毕竟,要别人相信你和愿意陪伴你共度难关,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